“文化产业年度人物”评选,雕塑了领军者的群像,也呈现了这个行业的规律,其中一些有普遍性的启发尤为耐人寻味。比如,真正带理想主义的做事方式,反而会赢得商业上的成功;永远把自身最成熟、最有优势的项目作为下轮革新的对象,反而会让成功有持续性。有时候,最不功利的目标会带来最现实的回报,而最远的路其实就是最近的路,这层意义已经不局限于文化产业领域了,“文化产业年度人物”为后来者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在中宣部改革办、财政部中央文资办的指导下,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支持下,光明日报已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推选活动,得到了文化产业界的认可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由光明日报再次主办的“2015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推选活动目前已确定100名候选人名单,现向社会公布。此次活动,文化产业界人士积极响应,纷纷推荐候选人或自荐。与往届相比,本届候选人所处行业领域更加多元化,涉及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电影视、文化科技、创意设计、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文化园区和其他9个类别。
文化引领创新驱动 励丰文化科技转型之路
中关村中恒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理事会主席、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代旭先生荣耀入选100名候选人名单,作为文化科技创新领域的专家及企业家,率先倡导开启文化体验和文化消费新时代,重新定义文化科技产业消费结构,提出励丰的泛娱乐生态圈商业思维理念,整合内外部资源,强力打造励丰文化旅游演艺、公共文化设施及数字文化体验“铁三角”业务主体版块,最终向成为数字文化体验与文化消费新业态创领者的目标努力迈进。
励丰文化总裁:代旭
科技部“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专家组专家
财政部、科技部面向《文化旅游新兴消费产业集群创新试点》项目负责人
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主席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演出制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演出场馆设备专业委员会专家
广州市创意经济促进会执行会长
上海戏剧学院新媒体演艺实验室特聘专家
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九十年代,在华侨城建设指挥部参与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等大型旅游主题公园策划设计和建设运营,是国内第一批主题公园策划设计与建设运营的实践者。
2000年始,完成了以国家大剧院为代表的包括天津大剧院、重庆大剧院、广州大剧院、杭州大剧院、武汉琴台大剧院等大中型城市的50余项大型公共文化工程,积累了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投资建设与项目管理的丰富经验。
2007年以来,参与了“印象系列”“又见系列”(如印象武隆、又见平遥等)的技术集成与制作管理工作。并承担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2010年亚运会开幕式和上海世博会主要场馆的数字媒体技术服务与制作管理工作。
十二五期间,基于对文化产业发展瓶颈问题的思考,对公共文化服务投资效能及文化旅游演艺产品的发展升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率先提出将文化创意、技术制作、规划设计、投资运营进行协同整合,研发了基于文化创新展演融合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创新商业模式。
在文化体验和文化消费业态创新方面进行了产业研究与创新实践。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在全国近20个城市推进了面向文化旅游新型产业的创新示范项目。围绕着城市更新与老城改造、新区建设与特色园区、景区升级与文旅开发三大方向,落地实施了一批项目。如“兰州黄河母亲文化公园项目”、“广州北京路商业街区整改提升项目”、“贵州茅台国酒文化主题展演综合体项目”、“河南云台山文化旅游展演项目”等。
这些项目的实施破解了文化体验方式与文化消费业态创新的迷局,形成了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换的模式,实现了文化、金融的融合,有力地推动了区域与城市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为科技创新带动文化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与重要的实践。
2013年,应中宣部、科技部、文化部、财政部、广电新闻出版总局等部委《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领导小组的邀请,作为产业专家进入专家组,在国家部委领导支持下,发起成立了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并担任了联盟主席。同时承担了财政部、科技部面向《文化旅游新兴消费产业集群创新试点》任务。通过打通“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研发支撑科技服务、投融资运营服务”的产业链,构建了产学研用金的创新生态圈。